求神保佑,当然还有所求,却不外是求财、求步步高升、 求身体健康,还有一段好姻缘,且毋论是否有求必应, 但要注意有十件事千万不要向神明祈求,否则…..
1. 不求无病
念佛的人不应该求无病,求无病就生贪心,贪心一生就会破戒、 会退道心。在身体有病时应做到心中无病, 不以病为病患病不能懊恼,应以病苦作为帮助自己修行的良药。
念佛的人不应该求无病,求无病就生贪心,贪心一生就会破戒、
2. 不求没有磨难
人处于世间,不要求没有磨难,无磨难则骄奢之心必起, 骄奢之心起就会压倒一切求法之心。经历磨难会抵减人的骄奢心, 要以磨难作为获得解脱的资本。
人处于世间,不要求没有磨难,无磨难则骄奢之心必起,
3. 不求成功之路无障碍
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心,别去追求成功之路无障碍,如果没有障碍, 修行之心就会懈怠,就会停滞不前, 就很容易在未得道时而认为自己已经得道了,要会解决障碍, 让障碍没有生存的根基,障碍也就不存在了, 要将障碍视为解脱的磨练。
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心,别去追求成功之路无障碍,如果没有障碍,
4. 不求做事容易达成
做事不求容易达成,太容易成功就不能磨练坚强的意志, 意志不坚就会妄求,会随心而走岔路。想成就就要认真努力、 脚踏实地,不能逃避困难寻求易成,应该把困难当作精进的动力。
做事不求容易达成,太容易成功就不能磨练坚强的意志,
5. 不求与人交往利于自己
与人交往不求利于自己,事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失道义, 亏失了道义就会引起人我是非,而遇到是非要学会依缘解决,要以“ 不争人我”作为修持的资粮。
与人交往不求利于自己,事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失道义,
6. 不求做人适顺自己
做人不求适顺自己,若凡事顺心就会产生傲气,傲气生就会执著于 自己的看法,就不能悟道,不能开佛慧。 要以逆境作为达成菩提愿的增上缘。
做人不求适顺自己,若凡事顺心就会产生傲气,傲气生就会执著于 自己的看法,就不能悟道,不能开佛慧。
7. 施德不求施德回报
施德不能求回报。若求回报就是有所图,有所图就会起贪心, 有贪心就会处处宣扬自己、显示自己,就会失功德。要低调做人, 要把得失放下。
施德不能求回报。若求回报就是有所图,有所图就会起贪心,
8. 不求见到利益贪求
见到利益不要贪求,贪求会生妄想,会为利益毁失自己的德行, 世间的利益本来就是空,见利不要妄想追求,以不贪利为富贵。
见到利益不要贪求,贪求会生妄想,会为利益毁失自己的德行,
9. 不求误解申明
被人误解不要执著于申明,执著于申明就会引起争执。 争执会滋生怨恨,放下执著、争执,谦兼和做人,退让三分又何妨? 以忍让、谦和作为修道的法门。
被人误解不要执著于申明,执著于申明就会引起争执。
10. 修行的一切障碍要学会用智慧去解决
要经常审视自己、觉知自己的德与行要身体力行、勤于努力, 道行可直进。每个修行的人,如果以真诚心去修, 就该视自己是佛的勤务员,是众生的修行工具。要帮助众生去修行, 这才是真修行,才能了生脱死。
要经常审视自己、觉知自己的德与行要身体力行、勤于努力,
切记!
人呀,也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而修行的啊! 千万不要执著,执著是不能了道的。
人呀,也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而修行的啊! 千万不要执著,执著是不能了道的。